我是一名医生,今天,我自暴一下对一个病人的失德行为,你们帮我看看,我从哪里去找回我的医德。(看完别忘点赞、分享哦)
前几天来了一个病人,熟人介绍的。头痛一月余,各种检查都做了,无果,各种治疗也做了,无效。病人对我的要求也很明确,开中药调理。我处理也很简单,也有把握。因为有前期医生的诊治过程,而且,临床上这样的病人也很多。开具了中药处方。
第二周病人前来复诊,好了很多,很开心,仅有头顶部有压迫感。我很自信,再开七天中药以取得最后的胜利。
第三周,病人再次复诊。从脸上我已经看出她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。看来,我第二次的治疗无效。果然,头顶部压迫感并未改善。 小医院、小医生,就是这样,病人对你的信任是非常有限的。不过,我有一个特点:遇到治疗失败的病人,常常会激起我的思考冲动。在再次确认整个病情和过程之后,我认为可以针灸治疗。而且,这种针灸治疗在我的《行医日记》中有多次记载。我想我是有把握的。只是我最近几年好象更多关注呼吸道疾病的治疗,这种病人遇到少,也不习惯于针灸治疗了。还有,针灸治疗的方便性和医院收益远不如开具中药处方。幸好,当时病人很少。于是起身去针灸室拿了三根针,扎了三针。针后病人即感轻松,5分钟后起针。病人非常满意,也非常感谢,面露喜色。
问题一是收费。这三针收多少?这中药还开吗? 可能是为了掩盖我前面用中药的问题,也为了医院收入,我还是给他配了中药。至于针灸费,以往对这样的病人,我会尽可能多收,以显示这治疗的价值。这个病人,想收二次的普通针灸费(收费标准是20针以上60元),即120元。这样,这个病人在我这里治疗的总费用应该在600元左右。这些费用里,除了针灸费是不合规的外,其他费用完全合规合理,而且,21天的中药,才500元,应该是很便宜的。 那么,问题二是,为什么没有在第一时间给他针灸?病人是不是应该在第一时间得到针灸治疗?是什么导致了病人接受三次中药治疗?假如我在第一次就给予针灸治疗,那病人可以省下多少钱?而医院又会减少多少收入?对我个人的收入及其他影响是多少?假如对每一个病人都这样服务,医院还能运行吗?还有,3根针,五分钟,120元,是不是暴利?还有,病人为这些检查和治疗所花费的时间、精力和承受的病痛之苦又是多少?作为病人为了减少痛苦、节约时间和精力又愿意付出多少?或应该付出多少?(韩震武按:人们常说,生命无价,健康最贵吧?我国的公立医疗机构服务定价是否合理?包括医院的护理费定价是否需要进一步提高?当明显不合理的定价无法改变,是否会诱导医护人员走邪门歪道?本人在某中医院看中医时,其针灸处方列了五个项目收费,三次几十针,390多元,但实际上每次只用5根针。我理解医生的技术不止值这个价,只是目前医保报销没有给合理的收费标准。而某些药品、机器检查却价格很高。近些年药品、耗材集采好像收效明显,服务价格也有所提高。但媒体曝光的骗保事件仍不少。八年前亲属在某三甲口腔医院门诊补牙却被两个副主任医师拍CT忽悠住院做手术,说只要1000元,实际上医保划走近5000元,关键是全身麻醉手术前诊断的所谓囊肿根本就没有!而且医生一点歉意也没有。亲属虽然遭受折磨却选择了息事宁人,只是再也不敢轻易去这家医院了。过度医疗的伤害您遇到过没有?)
对医疗问题,拿道德说事很简单,很容易,貌似也很正确。但是,一旦落实到具体,就难了。下面,我从分别以病人、医生、医院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。
第一,作为一个人,随时可能成为病人,我也需要得到好的医疗服务。所以,我能理解病人的需求和感受。而且,从医的我,对此应该更具体、更细致的体会。其实,当病人遇到健康问题时,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如何解决,而不会去考虑多少钱,除非这个问题很严重,所付出的钱会影响您以后的生活(韩震武按:过去在一些贫困地区,小病拖大病扛的很多,近年来随着精准扶贫政策实施,因病致贫、返贫问题大大缓解)。但无论如何是不会怪罪于医生的。这是病人的初心。而作为医生,面对病人的问题,第一时间考虑应该是如何去解决问题,而不是去考虑钱。这是医生的初心。是不是?这里,医患双方都面对同一个问题,这样的初心应该不会有冲突。可为什么现在人们对于健康问题的解决有这么多的不满?甚至医患之间有严重的冲突?而且,直接上升到了道德高度。 从病人角度来讲,我付出了钱,付出了时间和精力,经历了痛苦,理应得到同情。(韩震武按:特鲁多医生的墓志铭值得思考,国内医疗界已有不少倡议和践行,五年前中国医师协会、白求恩精神研究会、中国医学人文杂志社创办的"中国医学人文大会"对这些问题有不少讨论。) 第二,作为当事医生。我首先是一名中医医生,当然希望弘扬中医。这样的针灸临床应用,应该可以证明了中医药的伟大。我相信用这个案例来宣传中医应该是很合适的,而且,我相信,这个病人对针灸、对中医会有很好的印象,甚至从此笃信中医,并宣传中医。600元的治疗费与其之前在别的医院经历的检查和治疗费相比,应该是小数目,120元的针灸费就更是物美价廉了。然后,这样的疗效产生了这样信任,这样的信任,一定会催生相应的市场。推广和使用中医中药成了理所当然,甚至还是道义正确。结果各种花式针灸及相关治疗相继出现。
你看,人家扎了这么多,还有点艺术范,当然得有相应的收费,一些地方各种“神中医“是不是曾经屡屡得手? 事实上,我的临床过程,如这个病人使用中药,也有各种因素的催生影响,慢慢形成了理所当然,并且已经淡忘了早年的理论和经验,以前第一时间会采用的适宜技术已经边缘化了。所以,我还得感谢那个病人,让我拾回了过去。 作为医生,我可以肯定地告诉大家:医生的诊治水平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和影响。医生是人,不是机器,可以程序化运行,更不是神,可以一直正确,一直合理。每一个临床问题的诊治,都有一个分析问题性质、判断和评估风险,排除和明确诊断,多种治疗方案的比较和选择等过程,然后还要考虑病人个体性情况、经济条件、技术的适应性等因素,最后才是相应技术的应用。整个过程,需要医生之间不断的业务学习、交流,需要年轻医生新知识的汇入、需要老一代医生经验和教训的传承,甚至还需要医生之间的竞争、监督。期间又会受到习惯、经验、名望、地位、利益等多种因素的影响。最后还需要钱的激励。这才是一个真实的医疗过程。(韩震武按:日本小说《白色巨塔》大概就是这类问题的故事,韩国、台湾也有翻版影视作品。在经历了老人多次手术后离世的遗憾后,五年前我曾经主动去南京中医药大学做SP病人,并多次去朝阳模拟医院让实习生练手,希望为培养优秀的医护人员出一分力。四年前受聘泰康仙林鼓楼医院客户委员会理事,努力从多个不同角度理解医疗。去年出席中国卫生法学会年会,今年受聘《心身医学》公共卫生分区编委、《中国医学伦理学》杂志质量委员会。我看到年轻的医学生大多是善良、上进的。如何让他们留住初心?陆续读到《林巧稚传》、《病人永远是我的老师——王忠诚院士传》、《医学的温度》,感动,推荐给同学们。我们都是健康中国的种子,可以生根发芽长成大树。) 病人可能只关心最后的疗效、造成的痛苦和付出的经济代价。而这种关心又是其内心预设的期待为标准。而这种预设的期待往往忽略真实医疗过程的复杂性,不顾生命固有的规律性,容易受到偶尔的最优和最坏个例的诱导。医患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就此产生。 第三,作为一个医疗单位的职工,我得对得起同事、领导,还有我的饭碗。这个很具体,很现实,请大家理解和支持。在我的从医生涯中,有幸遇到了能理解医疗本质、理解医生作为人的局限、理解医疗的风险、理解病人真实需求及内在逻辑的领导,实在也是幸事。期间,我可以只做学术,我可以不顾病人的过高要求,我可以反对那些不科学的临床技术的应用,同时,我还有不错的收入,以及很多的学术交流机会。我上面提到的针灸应用成为我们单位吸引病人的标识。这种标识带来的发展速度没有地位、名望、头衔带来的见效快,但是,有这种领导的保护,业务的发展恰恰是扎实、可靠和稳健的,只是发展速度不快。(韩震武按:基本医疗卫生具有公益性、稳定性,不宜追求经济指标高速发展。)统观这个病人的诊治过程,我没有第一时间给予针灸治疗,而且,在针灸治疗完全有效之后,又给了七天的中药。为了医院,也为我自己,也为了病人,因为,那时不开中药,病人可能会怀疑前面的中药,反而心有不爽。 所以,那些动辄以医德说事的人,说得都对,但是,对病人,对医生,对医院,并没有什么好处。 最后,要告诉大家是,那个病人的120元针灸费我没有收,因为,我发现病人是自费,算是对他的一点弥补吧。 请大家宽恕我的不道德,也希望大家给出一个能让我免于不道德的行医环境。这是蔡民坤医生的公众号,包括《行医日记》、《临症中医视角》、《正常就好》三本书精华,行医经历和感受,对心理学的学习和感悟,对生活的理解和追求,以及个人活动公告和联系方式。
读者诸君,您对蔡医生的分享有何感想,有何建议,关注我们,后台留言吧
附1: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《“十四五”中医药发展规划》,其中提到,截至2020年底,全国中医医院达到5482家,每千人口卫生机构中医类别执业(助理)医师数达到0.48人,99%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、98%的乡镇卫生院、90.6%的社区卫生服务站、74.5%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。3月14日颁布的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(试行第九版)》也纳入了针灸疗法。
附2: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
附3:医师法解读